第61章 怜香惜玉惹白莲(1 / 2)
这样过了约十天,孙诚觉得,应该差不多了。
这一天天气不怎么好,看看要下雨的样子,要不要回呢?唉,最后天应该坚持站完最后一班岗,这点敬业精神,孙诚还是具备的。于是,孙诚便坚持着守在这里,今天生意还行,虽然没有什么大顾客,可是,却收入了约三十多钱,不错了,这如果是在小居城时的他,已经可以欢呼雀跃了。
于是,孙诚继续闭目养神,他才不管谁来谁往呢,只要给他扔钱就行。不久,孙诚竟然睡着了,而此时天空中却稀稀拉拉的下起了小雨,细如毛发,随风横梳。这小雨没能让孙诚醒来,而观门一开,出来了二人,却还是那主仆二女。一路行走着,快到桥上时,突然刮来了一阵风,那风中带尘,迷了那少女的眼。脚下又踩了个什么?听到一声熟悉的叫声。那少女在中年妇女的帮助下揉好了眼睛,低头一眼,却见一张愤怒的脸正凝视着她,而再低头却又看到自己的脚正踩在孙诚的脚上。
“对不起,对不起。”
“我说姑娘,我也没有动地方没挡路啊,怎么你就这么爱踩我的脚呢?”
“啊,还是你啊。”
“是啊,还是我啊。”
“对不起啊,真是对不起。”
“哼,两次踩了我的脚,是不是说你要有一件什么事情,因在我的身上发生啊。”
“啊!这——”
“姑娘,我的脚可是很灵验的,比庙里的神像还要灵验。”
“哦,真的吗?”
“小姐,不要听他胡说,他不过是想骗咱们的钱而已。”
“不会吧。”
“哈哈……我老人家是需要钱的人吗?”
“你不要钱,那你守在这里做什么?”
“天机不可泄漏!”
“老人家,你可能测出我所遇之事?”
“待我测来。哦……嗯?……啊,如此而已。”
“你知道了?”
“我已知矣。”
“那我应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请高人指条明路。”
“明路不明,暗路不暗,桥到船头自然直,事遇贵人自然消。哈哈……”
说着孙诚便站起身来,于小雨中向远处摇摇晃晃的走去,走远。
那主仆二人望着他的背影,茫然而又希冀着。那中年妇女道:“说不定真是一个世外高人啊。”
“嗯,我觉得也像。”
“明路不明,暗路不暗……这是什么意思?”
“是不是说,我们来此这是条明路,可是,却并无用处。而偶遇这一世外高人,看似无路却又有一条道隐约于脚下,而这条路才是真正的路。”
“小姐,你太有才了!那桥到船头自然直,事遇贵人自然消呢?”
“这两句,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前一句,他为什么不直接说船到桥头自然直,而是把桥字放在前面呢?桥到船头自然直……什么意思?”
“啊,真的太难了,你说这世外高人,明明白白的告诉咱们不就得了吗?干嘛弄得这么神神秘秘的,让人猜来猜去。”
“你忘了他之前对你说的一句话了。”
“哪句?”
“天机不可泄漏。”
“哦,我想起来了。”
“卜问未知之事,必然要泄漏天机,而泄漏天机是要遭遇天谴的。所以,那些世外高人们,当他们想点醒世人的时候,为了躲避天谴,便只好不明说,而打一个谜让你猜。猜着了,自然是你的一番造化,老天也就说不出什么来。猜不着了,那就是你的命了。那高人也不损失什么。”
“晕……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打死我也想不出来。小姐,你就说咱们怎么办吧。”
“高人的话哪是那么容易猜透的,我还要慢想慢思,一点点来。”
“可是,小姐,雨越下越大了。”
“小姐……”
“先去找一个地方避避雨吧。”
“好吧。”
“快走。”
主仆二人走着,发现前面有一个凉亭,便急急进去。岂知进去一看,却见孙诚躺在亭栏上正在睡觉。二人一惊,对看了一眼,都露出了极度的崇敬眼神。那中年妇女突然施了礼道:“求高人救救我家小姐吧。”
“谁啊?”
“我。”
“我是谁啊?”
“您是世外高人。”
“哈哈,愚之世人也。”
“高人求您救救我家小姐吧。”
却再也没有回音了。那白衣小姐看了,忙阻止了中年妇女,而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垂手而立。
又过了一会儿,只见孙诚一侧身,随手从怀里拿出个小香瓜来,也不洗随口就吃。一会儿,那芳香之气便弥漫了整个亭子。那小姐和中年妇女一个劲的咽口水,声音清晰可闻,你一下,我一下的,烦得孙诚睁开眼一骨碌爬起来道:“你们做什么啊?故意不让我睡是不是?”那二人都尴尬起来,少女的脸羞涩如火。却忍不住又咽了一口口水,声音还特别大。如此,她更窘了,低着头也不敢看孙诚。而孙诚却凝视着她,良久之后才从怀里又摸出一个小香瓜递过去道:“慢慢吃,不要再发出声来惊扰了我。”那少女随未动,中年妇女却抢过去拿过香瓜一再感谢。孙诚不耐烦的摆一摆手。那中年妇女把那少女拉在另一侧,把那小香瓜给了她。那少女拿在手里反复看,再闻。十分的喜爱。尽乎舍不得吃。而那中年妇女却一再催促着,于是,她轻轻掰开来,一个一半,一入口那中年妇女便惊叫了一声,却被那少女急忙瞪了一眼。她也自知不妥,闭了嘴轻轻吃着,那少女看了这才放下心来。看那中年妇女吃得极是香甜,竟忍不住口中水波涌起,为了避免尴尬难堪,于是,她也将那瓜放入口中一咬,登时眼睛一瞪。急急的吃起来。
小小一枚香瓜,且又分了半,便是慢慢吃,也不足一会儿就吃完了。虽然意犹未尽,不过却也不敢再讨要。再待了一会儿,雨终于停了,那中年妇人高兴起来,正要向孙诚辞行,却哪里还有人在。二人一呆,再对视一眼,那中年妇人伸了下舌头。
两人向前走,天黑路滑,走不甚快。突然一滑,那中年妇女惊叫了一声。那少女倾倒在即,却突然被一只手有力地扶住。她起来一看,却是一位约十六七岁的少年,与自己年纪相仿,眉清目秀,一身朴素却又显得不普通的衣服。不觉看得一呆,偶一惊,又羞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