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父女落户沈赵村(2 / 2)
毕竟上山一趟,要一个多小时呢。
这来回往返吃饭,得耽误不少时间。
不如让人做好饭菜送去,大家吃饱继续干,省点赶路的时间,快点将水槽挖好。
挖水槽的汉子们的伙食,也都是按顾清芸的安排,用之前她寄存的那笔资金,买的粮食和菜品。
顾清芸这会儿也饿了。
家里的伙食不错。
张氏知道家里人这段时间辛苦了,每天都想方设法多做些好菜。
只有吃好了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儿。
吃不好,哪里有力气做事?
吃好点,可能多花点钱,但是这钱是花在刀刃上,不用心疼。
要是吃不好,身体累的亏空了,以后买药养病,得花更多钱。
还不如现在吃好点,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赵文治父女上桌,跟着一起吃饭。
其实在战乱逃荒之前,他们家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赵文治之前在一个学院里教书,每个月能挣不少钱。
他们家的日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自从逃荒以后,生活质量急转直下。
实在没办法,在这个乱世,他们能平安活着来到锦州安顿下来,已经是奇迹了。
得亏是老天爷眷顾,才让他们九死一生来到此处。
和他们一起逃难的乡邻们,死的死,散的散。
张氏不知道赵文治父女的来历,不过既然是老五媳妇儿带回来的,那必须得客气招待。
于是张氏笑着冲两人招呼道,“赶紧吃吧,就当是自己家,别客气。”
赵文治父女这才动筷子。
这顿饭有荤有素,很多好菜,是他们逃荒以来吃的最好的一顿。
吃过饭,顾清芸找到沈村长。
赵文治父女的情况,她大概说了一下。
沈家人和沈村长听了后,都很气愤。
可能是因为他们也是南下逃荒的灾民,很容易共情。
好不容易逃过战乱,来到锦州安家,谁曾想会遇到这种事,发自内心的同情起他们父女。
听到顾清芸说,想让他们父女留在沈赵村安家,沈村长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
这父女俩是苦命人,能帮就帮,村子里多两个人没啥影响。
他们也是逃难来的外来户,所以肯定不会欺负这对父女。
见村子里的人这么善良,赵文治感慨连连,这世界上还是好人多啊。
往后自己和闺女总算能安生过日子了。
顾清芸又对沈村长说了一句,“让他们父女留下来,在咱们村子里安家,那就是咱们村的一份子,沈村长,你回头给他们划一块地皮,盖两间屋子,给他们父女住。
这几天就暂时住在我家。”
沈村长点点头,“好,顾娘子,这事儿我等一会就去安排。”
不过是盖两间屋子,小事情。
多安排几个人手,也就三两天就能盖好。
赵文治和赵小芸得知他们能在村里安家,还帮他们盖新房子,高兴的热泪盈眶,这是他们新生活的开始。
“村长,给我们盖房子花费多少钱,盖好了和我说一声,这钱我自己出。”
赵文治冲沈村长抱拳说道。
人家愿意收留他们,还帮他们父女盖房子,赵文治已经感激不尽,盖房子的钱千万不能再让别人出了,受人恩惠不能得寸进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