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配种猪站(1 / 1)
生活,是一种经历,也是一种体验。
市多种经营管理局为我们乡镇站都分配了种公猪,目的是服务于当地群众老母猪配种方便。陶庄兽医站分得一头50斤的纯种亚克夏良种猪,这条种猪身材比一般我们地区的猪子要长,且多了两对肋骨,特别能吃、特别高挑、特别凶猛。在县局层面的交涉下,公社粮管所发了一张大麦供应本,我们先生们都开玩笑说它老先生比我们人硬正,可是吃的可是“国家供应粮”。时不时兴化还发通知到县糖厂、酱厂去领取糖渣和酱渣回来增加营养,在众多的“关心下”小猪崽子长的是突飞猛进,又可爱、又活泼,大家有事没事都喜欢跑过来看上两眼。
一眨眼的功夫六个月下来了,小猪崽子成了“大小伙子”,每天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圈里乱转,足足有200斤以上,时不时提起前爪扑在猪圈栅栏上哼哼两句。这时经常就有附近的养老母猪的群众前来询问情况,什么时候可以老母猪配种了。
我们兽医站南边就是大码头,起初主要是停靠到医院就诊的船只。自从我们兽医站种公猪“分配”到陶庄后,准确的说就是裴社村陆会计用小船把他家老母猪当“小媳妇”一样送过来配种后,这个码头成了兽医站和卫生院的主场了。每天不是来看病或出院来带人的船只,就是装着老母猪的船只,好不热闹。
满六个月可以配种了,裴社村陆会计早早的对接,第一个送“猪媳妇”到陶庄,我们兽医站的小公猪也就第一次的做了“新郎官”仪式感满满的,大家全部到位看“热闹”。21天后,陆会计兴冲冲的跑到站上告诉我们说老母猪怀孕了,我们大家听到后都表示祝贺,并告诉他,这是目前我们地区最好的、最纯的良种,生出来的“猪呆子”一定肯吃肯睡,长的壮。。。
没有广播,也不要宣传,每天兽医站的南码头络绎不绝的船只,大多数是带着老母猪来兽医站的。大家都早早的来排队,正常排到第一的就像中了头彩,因为第一个配种的肯定是成功的概率大、质量好啊!主要的是我们当时为了保证质量和受孕率每天早中两个阶段只配3-5头,所以来晚的只好扫兴而归明天继续。
不时传来兽医站的种猪品种好、正宗纯种、受孕率高、怀孕率高、产猪仔多、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我们听在耳里,高兴在心里。
当时我们种公猪没回来时,陶庄也有潘刀庙和东西汊两个人养公猪的,品种不纯,又营养不良,所以经常出现受孕率不高要多次接种,产崽率不高容易死胎,小猪仔生长速度也不快。。。所以兽医站种公猪开始配种以后,就出现了全都涌向陶庄的现象,其实并不是跟风,人们从思想上也知道了科学的重要。
一段时间养种公猪的两个人用划桨船送种猪上门,并加大了对种猪的“后勤保障”,但仍然会出现不受孕、假怀孕、死胎、小猪出生率不高,即使顺产后小猪的品相不好卖不出好价格。
舍王一村干部到站专门反馈情况,他非常高兴的说:“站长,我家这窝小猪还没出生就被预订了,真是开心。你们兽医站为我们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啊!我们原来在他们几家去配的种不是配不上,就是死胎,即使配上了产量也不高,猪品也不好,急死个人呢。。。我在村里和邻村都和他们养殖户说了,送上门的要慎重,宁可自己多吃点苦,也要送到陶庄去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