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田老邪术(上)(2 / 2)
阳荷侍道:“尘缘,我们并非你亲生父母的事情你自己也知道了,你可会责怪我们?”柳尘缘道:“你们永远是我父亲母亲,孩儿经历越多,越觉得此生有此父母,是上天厚爱,孩儿心里感激不尽,怎会责怪呢。”阳荷侍想起柳尘缘说的滕碧玉之死,叹气道:“可怜的滕碧玉,没想到她就那样子走了。”徐正道:“你在外头,可是受了不少的苦,个子也长大了不少,学得了不少本事,这是上天在护佑着你,不然你也不会有此多奇的经历而安然无恙。”此时一声厚实的声音传来:“徐正兄弟,我们好久不见了。”
徐正扭头,看见伍文定、武小尤和张水牛三人前来,徐正对柳尘缘道:“既然伍文定、武小尤和张水牛三人来了。那这些事我们就不必在此多说,”徐正、伍文定、武小尤和张水牛四人可谓生死兄弟,当时他们在平定宁王之乱的时候生死与共,情义颇深,四人见面,自是好一番地回忆和说笑。
阳荷侍将柳尘缘拉到一边,道:“尘缘,我有事情问你,你可要如实回答?”柳尘缘道:“是。”阳荷侍道:“你这些年里辗转不定,年纪也不小了,听说这田老的孙女叫田心,生得可人润美,若是这次盛会是为了选亲,你可愿意争取?”柳尘缘刚才跟阳荷侍说起这些年的经历,都把滕碧玉,花楚楚、易真真的事情给省去了,此时阳荷侍的话一下子把柳尘缘问住了,阳荷侍见柳尘缘在发愣,就推了一下柳尘缘,道:“你发什么愣,我在问你话哪?”
柳尘缘道:“这次盛会来了这么多人,你看这里的人有年纪大的,也有年纪小的,若是选亲,应该选年纪和我差不多的,所以我想这次盛会的主题应当不是为了选亲,而是为了其它吧?”阳荷侍道:“你母亲都一把年纪了,你还不想着给我生个孙子。若不是为了选亲,那我让你父亲给你提亲去。”柳尘缘道:“母亲可曾想过一件事?”阳荷侍道:“什么事情?”
柳尘缘道:“刚才母亲说那田心生得可人润美。”阳荷侍道:”是啊,你是不是听了心里喜欢?”柳尘缘道:“这么说来,说不定早已经被人提亲了。”阳荷侍道:“说来说去,我看你心里终究是不愿意。”柳尘缘一时不知道如何再说下去,索性道:“母亲,有些事情我来告诉你。”柳尘缘将自己与滕碧玉易真真之事说给阳荷侍听,阳荷侍叹气道:“眼下却是这样情况,哎,一切随缘吧,对于此事我也不逼迫你了。”
此时听见一位婢女道:“各位武林人士,待会大家先行用上酒菜,酒足饭饱之后田老会在书香阁中亲自招待各位。”此时有人说道:“好吧好吧,我们肚子都饿了。”酒菜很快就上来,众人开始用酒用饭。半个时辰后,那婢女再来道:“眼下田老已经在书香阁之中等候,田老说了,请各位武林人士逐一前去。”有人问道:“这田老是要干什么?”孤广城也道:“这田老是在卖什么关子?”那婢女笑道:“好像是书法之事,但具体是如何我也不太清楚,各位想要知道那请自己前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我们田老自然不会要了各位的性命,难道各位连前去看看都不敢么?”这婢女此话就如钓鱼之饵,使得众人纷纷猜测,孤广城道:“那我变是看看,看田老他到底在卖什么关子。”
张水牛对徐正道:“徐大哥,你看着情况,你要去看看么?”徐正苦笑道:“既然是书法之事,我想我还是不去了,我徐正一介武夫,对此一窍不通,去做什么呢?”张水牛也苦笑道:“我张水牛自认是莽夫一个,既然大哥如此,那我也不去了。”伍文定道:“既然来了这里,我倒是想去看看。”
武小尤道:“不错,我们既然来了,就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徐正摆手示意不去。伍文定道:“不去就罢。不过我有一事要说。”徐正道:“文定兄弟要说何事?”
伍文定道:“今晚我们柯遥大醉一场。”
徐正笑道:“当然,今晚我和水牛兄弟在洛阳东门的培元客栈里准备了一桌酒席,到时候各位可不要缺席了。”武小尤和伍文定道:“肯定不会缺席的。”
徐正道:“好,那我先去准备,到时候就等你们前来了。”武小尤道:“此事完结,我们就马上回去。”
那孤广城在婢女的带领下,来到了书香阁外,婢女将门打开,道:“请吧。”孤广城走了进去,闻到一阵檀香味,只见这书香阁的布置淡雅清新,整洁光亮。四周摆满书籍,正中是一张三丈长的桌子。
那田泓就在书桌的另一头,这田泓满头白发却满面容光,看其手拿毛笔的样子,无疑是在写字。
田泓示意孤广城坐下,与他面对面。
孤广城道:“平时田老在这书香阁里,就是写字画画么?”
田泓道:“怎么,你是不是觉得习武之人不可以写字画画么?”孤广城道:“那倒不是,只是孤广城不擅于此,所以对田老敬佩得很。”田泓道:“你看看桌子上的书。”孤广城道:“田老为何让我看《兰亭集序》,我不仅不熟悉书法,对诗文也是一窍不通的。但是我知道这不是《兰亭集序》的真本,真本已经随着唐太宗埋葬与昭陵了,所以这应该是临摹本,我说的不会错的。”《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所作,其内容潇洒自然,令人耳目一新。更绝的是其中的书法,横纵撇捺,轻重大小,皆合法则。《兰亭集序》自从书成之后,便是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永,智永在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了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视为生命。他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于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与唐太宗一道埋藏在昭陵。
孤广城此番话是不错的,但不料田老却道:“错了。”
孤广城略有揶揄道:“难道这还是真迹不称。”
田泓道:“为没有说这是真迹,我的意思说,这连临摹本都不是。”
孤广城吃了一惊,道:“那是什么本?”
田泓道:“这是我以全真剑法为基写下的《兰亭集序》,除了内容是一样的,其余再无相似之处。”
孤广城道:“田老真是多才。”说到此处,见田泓正在饮茶,便不多说,田泓喝完茶,孤广城才道:“田老此番有何目的?”
田泓道:“这里有笔墨纸砚,你可以临摹给我看看,如何?”孤广城道:“这有何难。”田泓道:“你未必能够全部临摹。”
孤广城笑道:“我可不信,难道临摹几个字比习武还难么?”孤广城打开《兰亭集序》,然后将宣纸覆盖,再一个一个字地临摹。孤广城写到“群贤毕至”的时候,道:“田老以剑法写字,确实有些怪异。”说道这里,心想道:“为何我心里满是悲伤?我这…这…这到底是怎么了?”
孤广城只觉得两眼昏花,那宣纸在眼前突然变成了一幕幻境,境中自己的亲人都被倭寇给杀害了。
孤广城突然发狂,道:“眼下你们再来,我可不怕你们,我苦学多年的武艺,就是为了对付你们,为我亲人报仇,你们来啊,来啊!”孤广城将那宣纸撕的粉碎。忽然自己的右手背田泓抓住,然后一股热气顺着右手而上,田泓另一只手拿着一小杯茶水,道:“喝下吧,喝下就无事了。”孤广城半信半疑,喝下了这一杯茶,道:“你是不是会邪术,刚才我做了什么?”
田泓道:“我不会邪术,是你刚才差点走火入魔了,你是不是看见什么虚幻的东西了?”
孤广城汗水淋漓,道:“不错。”说完心里一想:“刚才田老说我不能将《兰亭集序》全部临摹,想来使他做了什么手脚。不过我此时却没有什么异样感觉,哼,不管怎么说,这定是田老的邪术,只是他刚才施展,此时没有施展罢了。不知道田老到底要干什么,总之此地不宜久留,三十六计走为上。”孤广城立刻告辞了田泓,走出了书香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