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和安郡建设一(2 / 2)
吴西语叫了工地上的人过来帮忙。
百姓们并不认识车上的东西,却还是听从吴西语的安排,将东西运到城东的荒地。
“东家,这都是什么东西啊?”那些圆溜溜的长的像红薯的东西,都是他们从前没见过的。
吴西语笑着同众人解释 ,“这是马铃薯,又叫土豆,都是很好养活的农产品。”
这边的土地贫瘠,若是现在是秋天,吴西语还可以想法子改善一下土壤情况,给明年做一个好的效果。
但现在正是春夏交际的时节,已经开始
播种插秧了,现在改善土壤境况,今天的地也就不用种了,因此吴西语选了些好养活的品种拿过来种。
土豆种是从青石镇运过来的,吴西语让沈承恩等人研究出来的近几年产亮最好的种子。
想来,这种子已经是最好的了,就算土地不行,多少也能有些改善。
百姓们不明所以,但是吴西语已经开始在百姓之中招人开荒种田了。
眼前还是荒地呢,得赶紧招人。
贫苦百姓中,男子都是和女子同样做事的,工地上前两日也有女子去做事,后来被吴西语请回去了。
她不觉得那种劳累的活儿适合妇人做,事实上,这开荒种地的活儿,她本来也觉得不适合妇人,但眼下和安郡已经没有多少闲置的劳动力了,只能先将妇人们派上用场了。
不是和安郡的人少,而是吴西语二十座工厂同时开工,还挖了水渠,引山泉水入和安郡,另外还派了不少人到山上挖果树下来。
如今别说和安郡的劳动力了,连旁的郡县都有人到和安郡来谋生了。
“本来我是打算等工厂建好之后,让女人们进工厂做事的。”她建的第一个工厂就是服装厂,这种针线活儿还是
得女人做,“但是现在看来,得先来这边儿了。”
说这话的时候,吴西语面上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最开始她是和女人们说过,她们有她们的用处,不必做这些苦力,还事先请了会针线的女先生来教导她们做衣服。
不少妇人都跟着去学堂里学习怎么做衣服针线活儿了,如今却又要将她们好不容易才养的软了些的手重新拉来拿锄头,吴西语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但那些百姓却完全不这么觉得,“东家能给咱们赚钱的机会,咱们心里可感激着呢,我这就回家让我家婆娘过来。”
这话简直是一呼百应,不少人将十几车的土豆种子卸下来之后,就回去找了自家的婆娘过来给吴西语开荒种地。
当然也有不少人对吴西语的做法表示怀疑。
城东荒地,连绵百里,不是没有人想过开荒,而是即便开荒了之后,也什么都种不出来。
开荒的人,要比建工厂的人少了不少,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因为吴西语那边儿已经让人教女人们针线活儿了,承诺过只要她们愿意,等工厂建成,就可以去工厂流水线上做衣服,因此,大家都把心思放在了那个上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