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回1979:送知青老婆回城 > 第205章 南下风险

第205章 南下风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他们父母已经决定秋收之后就把田包给别人,要进京来了。

方父道:“你打个电话回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村支部前段时间安了电话,这可就方便了。支书主要也是为了方便大米加工厂联系生意。不然不会舍得大几千的入户费的。而且,他还赊了一半的帐,以后账上富裕了再给。算是邮电局支持乡镇企业。

大米加工厂这两年生意都还可以,方明澈的一千块已经翻成了一千四。主要第二次追加投资,他放弃了。方父前后投进去六百,都翻成了一千了。说是今年年底能拿一部分出来分红。

这个投资,村里是占了大头的。盈利的钱,全体村民开会。过半的人同意,安装了一部电话机。确实联系生意用得上,之前因为远一些的村子没法联系上他们,就丢过些生意。

而且,村里读书的、做生意的、北上南下打工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嘛。村子里将近一半的人姓方,这也出来不少姓方的了,肯定有电话更方便。自然不会拦着安电话了。

再说了,按支说的,如今全公社就邮电局有一台公用电话。回头知道他们这里也有公用电话了,肯定很多外人来接打电话的。这里可以慢慢把入户费给赚回来。

果然,安上之后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接打电话,骑着车或者直接走路来。全公社那么多人的嘛,邮电局那里又远还要排队。如今一天十来块的净利润还是有的。

照这个速度,过两年就能回本了。

前几天,支书还给方明澈打过电话来。说了一下他那一千块捐资助学的情况,具体的明细他已经让出纳把复写纸写的那份寄过来了,应该过两天就能到。

一千块,还剩下几十。毕竟由村到乡、再由乡到公社,然后到全镇,囊括的助学范围越来越大了。如果今年年底分红不多,那方明澈就需要再追加一笔捐款。

这倒不是什么大事,只要钱实实在在用在了那些贫困学生身上就好。

方父这会儿让方明澈打这个电话,自然是要让他对兄嫂的到来表达一下欢迎的意思。要不然,从头到尾都是他这个做老子的在打电话。

如今一大家子能在首都过这么好,主要还是因为小儿子。他不明确表态,他哥嫂心头不能那么踏实。

方明澈也知道这个意思,“一会儿吃过午饭打吧,那会儿他们也才有空接电话。”

既然是做好人,不如做漂亮点,让哥嫂心头舒舒服服的来。别回头他也付出了,兄弟、妯娌之间还疙疙瘩瘩的。

他笑了一下,“我大哥两年前就说要练习普通话,练得如何了”

方父撇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

方健和方芳讪讪的。他们知道要来首都读书之后,就天天跟着广播练习。连康康都是如此。

他们三个学得都还挺快的。但爸妈学得真的是有点慢。

说到这茬,他们爸还振振有词的道:“学语言就是娃娃学起来最容易。年纪大了,反倒没那么容易。你们爷奶所谓的普通话,也不标准嘛。”

事实也是如此,方父、方母这回来长住了四五个月,这才渐渐去掉了一些乡音。他们卖东西,都主要是依靠明码标价,没太多语言交流的。

也是因为如今抓盲流不严了。如果是方明澈和颜颜刚来那阵,二老这个水平是肯定不能蒙混过关的。如今嘛,大家都知道他们早过了介绍信上探亲的日子。

但是,如今那十年互相揭发的风气已经淡化了很多,而且街道办很多时候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是露宿街头或者睡桥洞的,就不会有人管了。

这一家子要是真回去了,大杂院里袁家和肖家估计比谁都怄。毕竟,两家的儿媳妇单是做他们一家五口的衣服,就够撑起半壁江山了。

吃过午饭,方明澈果然打了这个电话。

支书在高音喇叭里喊道:“方明华、袁淑芬,接电话——”

然后他问道:“你是过五分钟打过来还是怎样”

方明澈道:“支书,咱俩唠几句啊。村里一切都好吧”

这是村里前些天安电话后,他头一次打回去。一听支书这话音就是有话想跟他说。不然,何必这么问呢

甚至,支书想说什么,他也能揣测个一二。

支书道:“明澈啊,你接走了父母又接走了侄儿、侄女。听你兄嫂说,等秋收之后他们也准备要上京了”

“是啊,一家人最重要是整整齐齐嘛。不过,哪怕我们都在首都,但我们家的根还有祖坟还在村里的。过年,我们家的人肯定要回去祭祖。”

别人不说,老头子肯定是要回去的。他说无论如何,不能绝了先人祭祀。反正现在给他们买卧铺票也方便。虽然时间长,但直接坐到乐山火车站,也不算太折腾。

支书道:“村里虽然开了一个大米加工厂,但如今劳动生产率上来了,吸纳不了那么多的富余劳动力。你那里能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听说如今南下打工的,如果不是一群人抱团,失踪了都没人管呢。村里的人,听说广州遍地都是黄金。都想出去打工呢!

与其让他们去没有人生地不熟的广州,还不如让他们去投奔方明澈、方明峰呢。这样他和村里的老人也要放心些。

方明澈道:“支书,我不是没有给指出过明路啊。我上次回来就说了,我这里收会开车、语言能力强的。但最后自己跑去学了开拖拉机,跟着我进京的也就明成和韩平两个。至于说语言能力,不说外语,至少把普通话学好吧。明峰哥当初进京来找我,也是把普通话好好练过的。”

虽然说带了些广东那边的腔调,但用没用心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至于他父母、兄嫂,那是至亲,旁人肯定不能比的。

他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那些人还不主动积极一点。那到了首都,做事也不会主动积极的。他可不打算大包大揽。

“支书,我奉劝你也不要大包大揽。管得好是应该的,管得不好就全是抱怨。拉扯同乡,我并不抵触。但总不能是同乡,我就拉扯吧。就是你,大米加工厂进人你也是秉公办理、择优录用的吧。”

方明澈自觉自己的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想来京城投奔他不是不行,至少学好普通话,表现出一点诚意。不然就指望着来了,他管吃管住,还包找到满意的工作

支书也听明白了,但明成、韩平还有方敏都是一个月只寄了10块钱回来。方敏一个月挣30大家都知道。估计那两个收入也高不到哪儿去。这真是不如南下打工了。

支书隐晦的问起,方明澈道:“我也是一个月只给我父母10块钱养老钱啊。至于韩平、明成挣到钱没有,没挣到他们夫妻两地分居都要来啊”

不过,韩平和明成都私下问自己借钱,准备要买房了。就邱家在隔壁再隔壁大杂院、回头会空出来的三间屋,房东想给儿子在外头买楼房,准备卖掉筹钱。

他俩想合买下来,一人一间半,中间自己隔一下。这样就有机会和家里说,把媳妇儿和孩子接来了。

他俩钱要差一些,准备找方明澈借。这不是之前贴的福利政策,纯是基于私人交情借的。

方明澈已经答应。除了生老病死的事就是买房子最重要了。他们差的那点,对他也不算什么。哪怕他自己也还负债,挤出一两千给他们也不成问题的。

支书听懂了,方明澈就是不想大包大揽。明成他们寄回来的钱不多,估计也是在首都大家伙儿商量过的。

方明澈不想村里人尤其是姓方的觉得,他姓方就有义务照管族人。但其中主动、积极的或者说懂事、灵活的,他还是乐意提携一下的。

其实,关于南下打工赚钱的消息传来之前,村里人是没觉得一个月三四十,寄回来十块钱少的。但就是有人从南方回来,说得那一方遍地黄金似的。这么一对比,去广州挣百八十,肯定比去首都挣三四十强啊。

方明澈道:“支书,南方现在真挺乱的。一个两个想去的那种,你最好是拦一下。别回头腰子都让人给嘎了。那可是一辈子的事,相当于半残了。我听明峰哥说,广州火车站的空地上,密密麻麻睡的都是人。真是遍地黄金,那些人不知道去捡啊那从广州回来说得好朵好的人,没准就是回来骗人的。”

南下打工没问题,但最好等第一次严打之后再去。那会儿广州、深圳治安都好多了,至少关内过得去。这会儿,还是缓缓吧。

方明华和袁淑芬跑到了,支书把话筒递给他们。

“喂,老二啊,老的、小的都没事吧”方明华急急问道。

“都没事,我就问问你们秋收的进程如何了这边也好给你们做些进京来的准备。大哥大嫂身量都没有变吧阿嫣说让裁缝看着日子给你们做两身衣裳。”

方明华道:“你别说,我俩还真有些犯愁。”

老的、小的去了,弟媳妇把穿的衣服都给他们准备的妥妥当当的。但他们只是哥嫂,可没那么理直气壮。正商量秋收了,是不是去做一身新衣裳穿着上京呢。

但是,又怕在他们这里还不错的新衣裳,到了首都还是拿不出手。那不就白钱了么。

方明澈道:“没事,这头回啊,让阿嫣给你们拿主意选款式。以后你们就自己做好了。”

“哎,好的。”

方明澈把欢迎的意思隐晦的表达了一下,就把话筒递给了几个孩子。他们暑假就来了,三个月没见过爹妈了。

等三个孩子都说了一阵,方父道:“好了,康康,你爸爸妈妈很快要来了。有什么话到时候见了面当面说。”

别当打电话不要钱啊!虽然是你们幺爸出,但也是要出的。这可是长途电话。

等挂断电话,方明澈打给方明峰,那边也安电话了。

“明峰哥,有人回村把在广州打工说得好朵好的。你打回去和支书还有想去的人说说吧。我怀疑,里头有鬼。”

方明峰道:“哪家的啊祖坟、妈老汉儿都不要了嗦真是替什么团伙把人哄出去的,他一辈子不回来了”

他一急,方言脱口而出。

“我怀疑他已经深陷其中了。南方这阵子,真的有点乱。实在不行,要不咱们再喊几个勤快的来首都”

“行!”

方明峰挂断之后,立即打回去把他在广州和沿途的见闻说了说。支书开公放,喊了那几个想南下打工的来听。

“我不是说你们去一定不会有好的发展,一定会上当受骗。但是,我跑那条线的老司机了,我都不敢这会儿贸然南下。等一等吧,等整顿过治安再说。明澈都说了他需要什么样的人,你们还置若罔闻。人家韩平和明成都准备借钱买一间半屋子接婆娘、娃儿上京了。”

他之前是坐飞机去的,坐飞机安全得多!客车、火车才容易出事。

方明峰点到为止,最后和方明澈商量了一个名单。让支书问问这些人要不要到首都来。要来,这次就和方明华、袁淑芬一起来。

支书道:“好的,我知道了。”

秋收之后,和方明华、袁淑芬一起进京的人就多了起来。韩平和方明成的婆娘、娃儿是原本就要来的。然后还有六个跟着来打工的。有些是方明澈他们商量后喊来的,有些是自己要一道去的。

当然,都是硬座。方明澈本来也没打算给他哥嫂开介绍信买卧铺。他和颜颜当初都是硬座来的,他们两个青壮肯定也不会有问题。老的、小的,有条件了可以卧铺,青壮还是算了。他们自己也不舍得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