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天池羽族(1 / 2)
第907章 天池羽族
碧空如洗,海风挟着咸涩掠过水面,激起万顷粼波,却撼不动宝船分毫。
当鎏金光罩荡开涟漪的刹那,陈沐的云履已然踏上这座海上仙城。
举目望去,海心城如玄铁浇铸的龙脊蜿蜒入云,城墙上斑驳的雷火纹印证着万年沧桑。
与三重天上那些缥缈的云中仙阙不同,此城带着深海龙宫般的沉凝气韵。
且每一块黑曜石砖都沁着晶莹水气,正是归墟三大世家耗费数百载光阴,熔炼百万斤海底玄铁铸就的庞然巨物。
而作为三大世家联手建立的一座仙城,这里不同于旁处,只要交纳一枚灵石便可入城。
更令人心动的,是城中鳞次栉比的洞府,只要腰间储物袋足够丰盈,便是租下带灵泉的别院也不过弹指之事。
且因着此城下有着一条蜿蜒灵脉,倒还真吸引了不少无门无派的散修竞相来投,让这座古朴之城平添几分烟火气……
二人缓步踱入城门,甫一踏入阵门,顿觉灵气如潮涌来。
陈沐心头微震,暗忖此地灵脉之盛倒是远超预期。
“仙长可需引路“”
这时忽闻脆声破空,七八个灰衫少年如游鱼般从街角涌出,腰间竹牌刻着“海心引”三字,为首者不过凝气三层,却将市井俚语说得珠落玉盘。
“东市新到了赤焰鲛绡,西坊刚开的千机赌斗场今日开擂……”
话音未落,梁承轩广袖微振,平地骤起清风。
少年们如同被无形丝线牵引,齐刷刷退开三丈,他们看了梁承轩一眼后,立刻如潮退去。
陈沐目光扫过那些仓皇背影,却见众人耳后皆长有寸许白羽,状若初雪凝霜,在玄城之中分外醒目。
他不禁一怔,立时想起初至此界时,在柳家翻阅过的《浮云异闻录》中所载。
暗暗印证后,他暗忖道:“竟是异人”
所谓异人,其并非纯正人族,祖上多多少少有些旁族血脉,但又与半妖不同,陈沐虽然知晓,可眼下还是第一次见到……
“他们都是天池羽族遗脉。”
梁承轩传音入密,适时解释道:“虽说是被主族遗弃的旁支,但终究沾着血脉因果,若与他们牵扯过深,恐招来无妄之灾……”
陈沐心下微动:“天池羽族原是异人宗族”
梁承轩点了点头:“此间真正的原住民唯有天池羽族。”
“传闻归墟本是囚禁此族的牢笼,岂料他们韧性十足,且繁衍能力极强,竟在绝境中开枝散叶,如今百万羽民遍布整个归墟,虽多是凡俗之辈,但也不可小觑……”
他语声渐低,袍袖间隐有灵光流转。
陈沐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但见长街尽头,数名背生双翼的修士正振翅掠过琉璃屋檐。
暮风卷起其鬓边碎发,带着某种难以言喻的苍茫气息。
“天池羽族……”
陈沐缓缓点首,原来归墟还有这么一说……
廊道间光影流转,梁承轩一路与陈沐细说城中典故。
而待他们蜿蜒穿行过九曲回廊,眼前天光骤亮,云霭间赫然现出巍峨楼阁。
但见百丈高空之上,七宝琉璃阁以金晶为骨,勾勒出凌空欲飞的檐角,四座玄铁浇铸的蛟首门阙吞吐着络绎不绝的人潮……
陈沐驻足凝望,人潮中修士衣袂当风,恍若百蝶振翅。
有玄衣剑修负着缠满符箓的玄铁剑匣,有绛纱丹师腰间别着清音流转的翡翠葫芦,还有彩绡飘飘的女修乘三尾灵狐踏云而过,逶迤裙裾拂过青石,漾开圈圈灵纹……
“真君且随我来。”
梁承轩侧身一引,他们梁氏好歹也是灵柱山三十六显赫世家之一,自然无需再像常人一般排队进入。
二人转过廊道未行几步,拍卖场前的墨玉照壁便应声浮现水纹,从中走出一位锦袍修士,其胸前五色丝绦,竟是用五阶妖兽的鬃毛编织而成。
“梁真人!”
来人未语先笑,与梁承轩寒暄期间,也表明了他的身份,是为此城的执事之一,出自灵柱山黄台氏,所以与梁承轩相熟,每每梁氏来人,皆由他相迎。
他目光落到陈沐身上,神情顿时一变,躬身行礼道:“这位前辈是”
梁承轩介绍道:“陈真君为我梁氏老祖同脉师弟……”
黄台执事下意识地一怔,梁氏老祖梁田那个老朽还有这般师弟
不过转瞬后他便醒然,想到了梁氏的另一位老祖。
“看来是梁崇真君的师弟……”
他神情一整,境外真君,却是不能失礼了。
“黄台崎见过陈真君。”
陈沐点首一笑:“执事无需客气。”
黄台崎却不敢真不客气,伸手笑道:“雅间早已备下千年雪魄茶,还望真君品鉴,请!”
廊檐下灵雾氤氲,三人背影烙在青玉地砖上,恰被新至的云纹锦靴踏碎。
紫棠衣袍的修士轻转掌中玉胆,目光落在背影消失方向。
“想来那位就是梁崇的师弟了。”
“看上去也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呀”
青玉冠下传来轻笑:“此人深浅我不知晓,可李惮我却是见识过的,其人性情沉稳,却又敢于果断,非常人能比,此人与李惮斗上,呵呵,倒是好看的很……”
“尔等是不是太过小瞧此人了,与那梁崇一脉相承,又岂是易于之辈”
众人衣袂间暗香浮动,忽有寒梅冷香破开暖雾:“再不易于又如何据我所知,李惮与此人定下三场赌斗,尔等可知最后一场请了谁来”
“别卖关子,谁”
“吴氏的金影真君!”
此言如石击静水,云纹广袖下数枚玉扳指同时顿住。
“竟是他!”
有人喉结滚动着喃喃:“金影道友好像已经叩破六重关了吧竟然还没有突破下一境,真是志向远大……”
“你以为谁都像你一般金影道友可是显化了道果的仙才,就是十二名门也对他颇有赏识,我听说,苏氏族主还准备将女儿许配给金影道友呢!”
“竟有此事”
一行人三言两语,不禁咂舌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