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四合院:重生60,开局悬壶济世 > 第263章 二者取其一

第263章 二者取其一(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然而听到此番恳请的话语后,张大海依然态度坚决表示不再次出手相助:谁都不能强迫别人一次次无偿给予帮助,这不符合基本道理。

\"张强同志,其实当年与您的口头协议早该形成书面文本详细讨论了,我可以接受派人洽谈的建议,但也警告您做好准备——国外类似产品已经开始更替升级。

你们若无法尽快适应市场变化节奏,只会越来越落后。”

这一信息无疑给了张强当头棒喝般震撼,令其几乎丧失信心回应。

\"怎么可能?客户总不至于抛弃我们去找别的供应商吧?毕竟这属于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啊。

\"

\"你怎么可以这样天真?生意就是生意。

一旦中断供应渠道,对方当然立即另寻替代厂商投产。”

\"可是至少看在多年的情分面上给我们一次机会不是吗?\"

“情面?你以为对方是谁,能谈情说义吗?国际商业世界里,根本没人顾及情感。

能不向我们索赔就已相当克制。”

接下来的交谈更为残酷,尽管提供了一些建议比如集中现有资源完成数控机器下线目标并通过进一步技术研发构建竞争优势梯队,但对于现阶段缺

还好,李强现在已经担任了京城第二机械厂的副厂长,主要负责生产工作。

如何拯救这个大型工厂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他需要操心的事情。

当他回到京城第二机械厂时,张华第一时间请他去了办公室。

“李厂长,您见到王大海了吗?他是怎么说的?我们的家用机床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出口?” 张华现在是真的着急了,上级领导几乎每天给他打三次电话询问这个问题。

“我见过王大海了,他说出口的事要我们自己和对方谈判,售后问题也由我们自行解决。” 李强只是将王大海最后的态度传达给了张华,具体执行细节由他们去商量。

“我们自己去谈?这什么意思?今天不是你跟他谈的吗?那我们还要跟谁谈呢?” 张华睁大眼睛,一副疑惑的表情。

“张厂长,你知道的,我是找的住在新时代大厦的王大海,而不是联合国家那边主持海龙集团的刘建国。”

听完这话,张华一下子站起来,又是个理由,王大海你也太没出息了吧?连承认真实身份都没胆量吗?

但是面对这种耍赖的行为,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无论京二机有多大的面子,也无法要求国家强制让王大海和刘建国合并。

如果真的这么做,简直就是捡芝麻丢西瓜。

上级部门比他们更明白轻重缓急。

---

王大海训诫了李强一番,然后想起给他的建议,觉得这个主意真的很不错!

别以为那个年代的京城住房不成问题,在没有商品房的时代,房子短缺的程度后人难以想象。

如今京城第二机械厂的员工都住着这么好的房子,整个城市的人都羡慕不已。

如果他们表示愿意整栋出售职工楼,王大海敢打包票,这些房产一定会抢破头。

缺乏房源的单位太多了,不只是政府机关,还有各个工厂。

即便建新房不容易,但如果有买现房的机会,各单位分分钟都能想办法凑钱。

王大海把这个建议写成了一份报告,通过自己的关系递交给了上级领导。

现在的他的首批学生已经走上岗位,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报告送到上级领导那儿,也让他们大吃一惊,并夸赞这个王大海不愧是在商人中摸爬滚打过的。

当秦华再次哭穷时,上级直接拿出了这份方案:你们没钱了?简单啊,把用公司资金盖的家属楼拿出来腾地方,我们会立刻找到买家。

听到这样的方案,京城第二机械厂的厂长们大吃一惊,这种想法怎么传到了领导耳里?在他们的观念里,宁愿厂子停工倒闭,也绝不许让出家属楼。

反复权衡之下,工厂最终还是被迫停摆。

停工的第二天,太平洋投资就直接与新太平洋合资公司进行了会面,并正式向其上级管理部门发出公函,事件被再度升级。

管理部门又能说什么?只能依法行事。

正值国内大量引入外资的阶段,京二机事件若处理不好会影响整体形象。

没人敢拿人情规则去挑战王大海。

另外,法律上来说,环太平洋投资公司和王大海并无直接联系。

此时的张明选择了认命。

任职几个月以来,他就未有一天清闲过。

这时他对李强很是羡慕,后悔当初把其挤下职位。

本想当了厂长会光鲜,没想到李强当厂长时期才是工厂最风光的时段。

他因精明失策,接过了这堆烂摊子,导致各种问题全集中爆发,哪里还能讲道理呢?

“上级,我们京二机真的没办法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