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2 / 2)
她是设了闹钟的,只是药的副作用加上躁郁症嗜睡的症状,闹钟是根本叫不醒她的。
元宛并不饿。但她想,她该起床吃点东西了。
下床大概洗漱后,她直接拆了袋泡面。等待面由坚硬到松软的间隙,她用梳子随便梳了两下头发,将大把掉落的头发丢进垃圾桶。
一袋泡面并没有多少东西。她草草解决完,向面碗里挤了点洗洁精,从水龙头里接了点水,便直接将碗留在了洗手台上。她从饮水机里接了杯热水,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写字桌边。
室友们早已上完了课,也基本解决了午饭,各自在自己的写字桌前对着电脑或手机。她们之间的关系说不上不好,也没什么勾心斗角——都是骄傲的女孩子,并不屑于玩什么心机——只是太过尊重彼此个人空间,各自又忙,多少有些“相敬如宾”的意味。
于是元宛也拿起桌上的手机,解锁,随意点开了个游戏,开始日复一日的浪费时间。
她真是越来越废了。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处于抑郁期、大脑基本停止运转的她,还没有自我唾弃的力气。
都说,抑郁症最严重的时候并不是最危险的时候,因为那时的患者已经没有力气去思考乃至实施自杀计划,而开始好转的时候恰恰是最危险的。处于抑郁期的躁郁症患者同理。
况且,元宛并不是自己想要如此颓废的。
把自己的痛苦全部归咎于躁郁症是一种轻松的选择。问题是,躁郁症患者要是能做到,那就不是躁郁症了。
都是躁郁症的错!——那你自己原本是什么样呢?
原本是什么样呢?
你能指望一个记忆力衰退到连一分钟前的事都记不清的躁郁症患者回忆起自己未患病时的模样吗?
况且,什么时候的自己才是未患病的呢?
至少元宛是不记得了。
药快吃完了,元宛在网上挂了今天下午的号。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她换了衣服,提了一个帆布袋,确定东西都已带好,便离开了宿舍。
从学校到医院,需要坐半个多小时的地铁。这班地铁很拥挤,好在现在还不是拥挤的时候。元宛握着栏杆刷着手游,一时百无聊赖。
换过一班地铁,眼看地铁起步停下再起步,终于到了医院所在的站点。
这并不复杂的路线,元宛走了五六次才记住。为了治疗效果更好,她还住过几天院,来来回回也走过几十次了。但她今天依然习惯性地感到了陌生。
元宛下了地铁,上了电梯,习惯性地找到指示牌,确定了出口,这才离开地铁站。
精神科的人一如既往的多。在自助报到机上报了到,她看了一圈没有座位,只能站在墙边继续刷手机。蚊子很多,元宛看着蚊子从眼前飞过,想起在这里住院时自己、病友和家属被扑咬的惨状,默默从包里取出了驱蚊水。驱蚊水的味道有点冲,她索性走出屋在外边喷上,等味道散了再进屋。
精神科的门诊部不大,在护士站排队的就几乎挤满了不大的空间。座位排布得很挤,能让人站立的空间也十分有限。元宛看见了一个空位,连忙挤了进去。
或许是因为房间小,屋内嗡嗡的不知在吵什么。身边中年男人手机外放的音乐充斥在元宛的耳畔,动感十足也土味十足。护士在大声叫患者的名字,狭窄的护士站前挤满了七嘴八舌询问的人,叫号机在一遍遍重复着患者、医生及诊室的号码,蚊子在耳边嗡嗡飞过。元宛选择戴上耳机。
还好,元宛号挂得早,很快就叫到了她的名字。她忙收起耳机,将它们随手塞进包里,拎着包往科室里走。
诊室里还有人。她靠在墙边,尽量不让诊室里的宗医生注意到自己分心。大脑放空地静静等待。
这是一所三甲医院,是元宛学校的附属医院,精神科在全国都是有些名气的。目前,国内精神心理科方面的医疗资源紧张,人多也是正常的。
元宛当初住院,还是运气好遇上了空床。狭窄的病房摆了六张床,家属只能去走廊躺在行军床上喂蚊子。同病房的病友汇集了周边数省各年龄段的人士。
人多的不只是精神科。医院挂号处挤满了排队的人,上楼坐电梯要排上长队等候,食堂买饭也是长队。排队,排队,做什么都是排队,哪里都是人,不大的空间挤满了超出可承载范围数倍的人。这家医院的医术是有目共睹的,卫生状况与护士的态度也是有目共睹的。去过住院区就知道,老鼠随时可能从脚边窜过。
护士却是无从苛责的,她们实在太忙。令元宛一直惊讶的是,她住院后的第一天,护士就记住了她的脸。当时尚且有空的护士笑着和元宛寒暄了几句,便推着医疗用具匆匆离去。
其实,都是好人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是宛宛的日常,科普会比较多,看不懂没关系,可以跳过,后文她的生活会帮助大家理解的。但作为一个希望得到社会更多关注的患者,我既然选择开了这篇文,就不能不写理论内容。
我考虑过将对症状的描述分散,但社会对躁郁症或者说双向情感障碍的了解太少了,不写可能大家连有这种病都不知道(我遇到的绝大多数人,包括老师都不知道这种病)。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它的症状是深入到生活方方面面的。一位患者,如果他/她自己不说,别人很难看出他/她的不正常,但患者的痛苦也是旁人难以理解的。讲了症状的一部分就很容易引出下一部分,索性第一章多写写理论。
顺便提一句,我写过一本抑郁症相关的,《快穿之拯救那个抑郁症》,一本彻头彻尾的失败之作,我不锁它只是因为入V作品不能自行锁定TAT。本来是想写抑郁症的,但当时稍有好转的我不愿去回忆抑郁期的痛苦,又为了更新速度强行日更,最后成了挂羊头卖狗肉。唯一能和抑郁症扯上边的大概是女主的番外篇,这部分我会复制过来(虽然是VIP内容但复制过来也是发表在晋江,不违反晋江规定;这本如果入V也不会粘贴在v章,最多有凑字数之嫌但不会骗钱,请放心)求你们不要去看。当然如果你实在心疼竹子的电费、全篇购买下来不去看我也不反对(喂)。
以上。我真唠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