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门槛共坐(1 / 2)
容与抬起头朝正前方望去,这才看到正对自己的门槛上也坐着一个人,自己竟然没有发现。再定睛一看,发现那人甚是眼熟,仔细回忆一下才记起那人正是自己在丞相府见过的那位怪先生,也不知道为什么,容与再见他时,一看到他就感觉甚是亲切,似是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
容与刚坐下去,立即又弹起来惊喜地说道:“先生,是您!”
苏道明笑着道:“小兄弟你还记得我啊!”
容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记得。只是不知先生您坐在这里干什么?”
苏道明拍了拍他旁边的空位,示意容与坐下,说道:“年纪大了,走几步就累着了,所以随便找个地休息一下。”
“容与是吧?你在宫里当伴读?”苏道明又问道。
“是的,我刚来没几天。先生,您能出现在这,难道您在翰林院任职?”容与满怀着期待问道。
苏道明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强装着自然笑道:“是啊!”
“果然,我看先生您总与别人不一样!原来竟真的是位博学多识的先生!”容与回道。从遇到他之后,容与一下子开心起来,夸别人的时候比听别人夸自己还要高兴。
“那日后容与若有问题可否向您请教?”容与忐忑着问道。
苏道明盯着容与充满期待的双眸,神思竟有些恍惚,那双明亮、清澈的眼睛让他不由得想起自己那位已故的前妻。他不忍心拒绝容与的请求,点了点头,又道:“可以是可以,不过我经常不在翰林院,你若想找我怕是找不到。但我一旦在翰林院,你总会看到我的!”
能得到这样的回答,已经很是出乎容与的意料,十分满意了,哪里还敢再有什么奢求。
“我看你刚才好像不开心,是因为被罚了吗?”苏道明问道。
容与低头,立即正色回道:“倒不是因为这个。先生,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
“孩子,有什么事尽管说。”苏道明双手交叠着放在膝盖上,眼里满带和蔼可亲的目光望向容与,只等他向自己倾诉。
容与低头望着地下道:“先生,若有人误会你,你该如何处之?”
“那就看是谁了。”
“若是你很在乎的人呢?你很想向他证明什么,可他所相信的却跟事实完全相反,你越是跟他解释,误会反而越深!”
“那就不要跟他解释了!”
“为什么?”
“眼见不一定为实,耳听也不一定为虚。既然有人只相信眼睛看到的,那你做给他看不就行了,又何必急于一时让他相信你。世事浮沉,身似扁舟,只有自身强大,风浪再大,照样一往无前,又何必在乎别人溅起的浪花!”苏道明意味深长地说道。
容与紧接着又问道:“那浪花太大又该如何?”
苏道明仰头道:“心若大,万物皆可小!”
见容与还在低头深思,苏道明笑道:“孩子,是翰林院的老顽固误会你了吧?”
容与猛然抬起头,很是震惊地望着他,心中疑惑他是胆子太大,还是不知道误会自己的那人是谁,要不然又怎么敢口出狂言,对太傅不敬。
苏道明很是轻松地道:“我知道,肯定是太傅对不对?我当年中第之后,在他手下做事,他就已经顽固不化了,没想到越老脑筋僵得越来越像块石头!”
容与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侧过头,满怀感激地望着苏道明道:“我越是解释,太傅越是认为我是贪求名利之人,而先生您与我也不过是见过一面,却愿意相信我!先生您这份恩情,容与真是无以为报!”
苏道明脸
上带着慈父般的微笑,叹道:“这么一个好孩子,该是被父母悉心护着的,又怎么舍得让你出来受这些委屈!”
容与听他这么一说,本来被安抚下去的委屈情绪一下子又涌上来,再也抑制不住,眼里的泪光化成一颗颗泪珠顺着脸颊滑落。虽然容与在嘴上总说不愿找回生身父母,但是内心深处又何尝不想见一见他们,想亲口问一问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丢弃。养父养母对自己固然也好,但他们总不能把自己当成亲生的孩子,对自己就跟对亲戚家的孩子一般,温暖自己的同时,又总划出一道沟壑,告诉自己他们与他没有血缘关系。
容与心里责骂着自己怎么这么不争气,心柔软得能挤得出水,稍有触动,泪珠子就控住不住要往下掉。他不想让苏道明看到自己狼狈的样子,用袖子遮住脸,动作极轻地擦拭着泪痕。
容与不声不响,动作也极轻,然而苏道明还是察觉到了容与在试图遮饰的动作。他知道男孩子心里要强,不愿意别人发现他在抹眼泪,也就假装没有看到,眼睛正视着前方,长呼一口气道:“你的父母肯定是这天下最幸福的父母吧,有你这么一个好孩子!”
容与情绪逐渐稳定,想起自己初见这位先生时就听他身旁的人说这位先生因为常年想自己死去的孩子,脑子有问题,也就不敢贸然问起关于他孩子的事,没想到容与没问,苏道明倒自己先提起来,道:“我那孩子若还在世,恐怕也该跟你一样是个好孩子,毕竟他娘那么好!只盼他不要像我,我这一生为了功名利禄,不但害了他,还害死了他娘!”
一个刚稳定情绪,另一个眼见着愁绪渐起,容与忙安慰道:“逝者不可追,先生您不还是有一个孩子吗?就把对那个孩子的爱都给她吧!”
苏道明朗声笑着拍了拍容与的肩膀道:“不能再多了!”
容与不明白他的话,疑惑不解地皱起眉望着他。
苏道明解释道:“我那女儿自小娇生惯养,要星星绝不会给月亮,对她好得已经不能再好了!你说我要是再对她好,还能把她宠成什么样子?”
容与想象不出,无力地摇摇头,眼里带着羡慕地说道:“先生您还真是位好父亲!要不是有足够的福分,又怎么能成为您的孩子,至于不幸离开的那一个想来怕是福分还不够吧。”
别人只会感叹他那夭折的儿子可怜,这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苏道明听后释怀了不少,抬眼间发觉自己好像忘了什么事,但心里高兴,想不起来也就算了。年纪大了,能享得片刻的欢愉就安心享受着,天天顾及这顾及那,也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