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1 章(1 / 2)
常若凝忧心忡忡地掉头回去, 想找常定商量一下, 不行就直接动手, 放倒守军硬闯出城去。
她还没回到车前,便远远地看到一个熟悉的青袍身影。
朗青。
他策马行在莫远之的车前, 只朝常若凝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她便心知肚明地将追风调转了方向,立在路边等他们过来。
“莫夫人。”朗青到了常若凝身边,仍正视前方, 镇定自若道:“您去车里坐着,待会儿到了城门下,请您不要说话,一切都由我来安排。”
常若凝自然点头, 乖乖地下马溜进车中。
大街小巷间的人流越来越多,她与莫远之也无心说话,只听着马车吱吱嘎嘎缓缓前行。
城门下的守军不认得朗青,远远地还是高声喝道:“所有来人一律下车查验!”
朗青面色不动,策马奔至城门前,从怀里取出一块烫金令牌,冷冷地朝守城的士兵一亮道:“晋武侯府的车,你们也要查吗?”
那士兵面露难色道:“这位大人, 今日有令, 一切出入人员都得细细盘查, 还劳您行个方便, 不要让小人难做……”
朗青似笑非笑地回头看了看, “成啊,那我就让你见见晋武侯的千金,这位小姐脾气可大,回头若是得罪了她……哼……”
守城兵赔笑往车边行了两步,探头探脑地想来掀车帘,莫远之一把将常若凝拉到自己怀里,勾着她脖子吻成一团,那守城兵战战兢兢地掀开了车帘一角,看到的就是车里两人亲热的场面,顿觉面红耳赤,常若凝则回身探出半张脸去嗔道:“看什么看?再看仔细你的眼!”
朗青及时扔了一袋子碎银到那守城兵的怀中,他只得慌忙接了,扭头对身后其他兵士道:“我查过了,车里只有位小姐!”
他一面喊着“放行”,一面朝朗青哈了哈腰。
马车缓缓穿过城门洞,上了城外官道。
出得城来常若凝才敢探头往外张望,发觉朗青怕露出行迹,已将原先绑在车后的轮椅扔了。
朗青送他们到了城外三里的长亭,下马站在车前道:“莫公子,莫夫人,郎某今夜还需在宫中当差,就不多送二位了。”
莫远之探身压低声音道:“朗大人,今夜宫中必有大变,您与令尊万万要当心。”
朗青扬眉一笑,“多谢莫公子。郎家世代均为武将,虽近百年未曾上过战场了,但对付一些魑魅魍魉,还是绰绰有余。”
常若凝下车送他,百感交集道:“多谢您了,朗大人。先前我总以为您不怀好意……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朗青毫不在意地笑笑:“是家父与我一时鬼迷心窍,险些误害好人。莫夫人,你们一路珍重,希望将来还有相见的一日。”
常若凝无法接他此话,只得强颜欢笑了一下。
朗青上了马刚要走,常若凝忽然拦住他道:“朗大人,常家破虹剑法的第一式叫雨过天晴。那位高昌王子身边有一个褐发碧眼的少年,他是我师侄,功夫已不在我之下,回头如果您需要人帮忙,便拿‘雨过天晴’这四个字去找他,他自然知道您是我相信之人。”
朗青在马上微微点头,也未多客气,只是抱拳道:“莫夫人保重。”
他策马扬鞭而去,青色笔挺的身影在暮色中化为一条黛光。
常若凝不敢让莫远之在这里原地不动等着常如樟,于是便让常定、莫纯和玲珑陪着他先沿官道往前走,自己则一个人与追风在长亭等常如樟。
常如樟天色几近全黑时才匆匆赶来,常若凝一见到他便夹了夹马肚,两人并肩朝前急奔时,常如樟道:“睿王果然不是省油的灯。我与卓先生说了竹器店的事,便留了个心眼想去看看他们如何应对,没想到睿王府中在一炷香的功夫内就调动出了近百人的亲兵,各个甲胄齐全,想来不是准备随时谋反,就是憋着要防别人造反的。”
常若凝不置可否,常如樟又道:“凝儿,妹夫估得只怕没错,睿王既然这般早有准备,那过不了多久恐怕就会知道我们离城了,定当会派人来追。我们既然已提前出来抢得先机,那便得连夜赶路,离开着京城越远才能越安全。只是这般漏夜急行,虽然是坐车也极为颠簸,妹夫撑得住吗?”
“他可以。”常若凝笃定道,“有冰魄丸维持住他心脉便成了,他心智坚定,再难受也不会哼一声的。”
两人边说话边策马狂奔,不久后便在官道上追上了缓缓而行的马车。
常若凝下了马钻进车中,在只点着一支昏黄蜡烛的车厢中握住莫远之的手,将刚才常如樟的话跟他说了一遍。
“你且忍一忍,咱们得赶几日路,回头离京城远了便没事了。咱们直接回我家,进了山里就好了。”她认真道。
莫远之点点头,“我只在车中坐着,自然没事。只是辛苦了师伯与四哥,这么大冷的天还得驾车。”
“现在不是客套的时候。”常若凝微微一笑,“等回头到了我家,你把咱们带的所有金银珠宝都送给四哥和师伯好了。”